基數排序¶
上一節介紹了計數排序,它適用於資料量 \(n\) 較大但資料範圍 \(m\) 較小的情況。假設我們需要對 \(n = 10^6\) 個學號進行排序,而學號是一個 \(8\) 位數字,這意味著資料範圍 \(m = 10^8\) 非常大,使用計數排序需要分配大量記憶體空間,而基數排序可以避免這種情況。
基數排序(radix sort)的核心思想與計數排序一致,也透過統計個數來實現排序。在此基礎上,基數排序利用數字各位之間的遞進關係,依次對每一位進行排序,從而得到最終的排序結果。
演算法流程¶
以學號資料為例,假設數字的最低位是第 \(1\) 位,最高位是第 \(8\) 位,基數排序的流程如下圖所示。
- 初始化位數 \(k = 1\) 。
- 對學號的第 \(k\) 位執行“計數排序”。完成後,資料會根據第 \(k\) 位從小到大排序。
- 將 \(k\) 增加 \(1\) ,然後返回步驟
2.
繼續迭代,直到所有位都排序完成後結束。
下面剖析程式碼實現。對於一個 \(d\) 進位制的數字 \(x\) ,要獲取其第 \(k\) 位 \(x_k\) ,可以使用以下計算公式:
其中 \(\lfloor a \rfloor\) 表示對浮點數 \(a\) 向下取整,而 \(\bmod \: d\) 表示對 \(d\) 取模(取餘)。對於學號資料,\(d = 10\) 且 \(k \in [1, 8]\) 。
此外,我們需要小幅改動計數排序程式碼,使之可以根據數字的第 \(k\) 位進行排序:
為什麼從最低位開始排序?
在連續的排序輪次中,後一輪排序會覆蓋前一輪排序的結果。舉例來說,如果第一輪排序結果 \(a < b\) ,而第二輪排序結果 \(a > b\) ,那麼第二輪的結果將取代第一輪的結果。由於數字的高位優先順序高於低位,因此應該先排序低位再排序高位。
演算法特性¶
相較於計數排序,基數排序適用於數值範圍較大的情況,但前提是資料必須可以表示為固定位數的格式,且位數不能過大。例如,浮點數不適合使用基數排序,因為其位數 \(k\) 過大,可能導致時間複雜度 \(O(nk) \gg O(n^2)\) 。
- 時間複雜度為 \(O(nk)\)、非自適應排序:設資料量為 \(n\)、資料為 \(d\) 進位制、最大位數為 \(k\) ,則對某一位執行計數排序使用 \(O(n + d)\) 時間,排序所有 \(k\) 位使用 \(O((n + d)k)\) 時間。通常情況下,\(d\) 和 \(k\) 都相對較小,時間複雜度趨向 \(O(n)\) 。
- 空間複雜度為 \(O(n + d)\)、非原地排序:與計數排序相同,基數排序需要藉助長度為 \(n\) 和 \(d\) 的陣列
res
和counter
。 - 穩定排序:當計數排序穩定時,基數排序也穩定;當計數排序不穩定時,基數排序無法保證得到正確的排序結果。